热门推荐
文章推荐
近日,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北京辅助生殖纳入医保3月26号落地实施,去医院问了说没这个政策。请问这个什么时候纳入医保,还会纳入医保吗?”
针对该留言,@北京12345于4月13日回复称,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回复:经核实,根据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目前,国家医保局正在对相关政策进行统筹研究,北京市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此前,
2
月21
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
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京医保发〔
2022
〕7
号),对公立医疗机构已开展的63
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规范调整,其中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
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在规范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同时,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
16
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现实:严峻的生育形势让辅助生殖进医保成大势所趋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讨论近年来频频展开。
2021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残联党组书记高莉
建议,将不孕不育诊疗相关费用按比例纳入医保范畴,将低收入困难家庭不孕不育患者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半年后,此建议得到
国家医保局
的回复。2021年9
月15
日,国家医保局
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
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医保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提升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同时,在诊疗项目方面,我们将指导各地,立足‘
保基本’
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妇产医院院长张治芬
认为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的政策应该在各地推广,并进一步呼吁将不孕症的治疗纳入医保。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刘英才
建议将镇痛分娩和辅助生殖费用纳入医保项目,助推国家生育政策更好落地。还有全国人大代表
认为,我国正面临育龄期妇女生育率逐年下降、育龄期夫妇不孕症发生率升高问题,要鼓励研发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将成熟、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并提交建议的背后,反映的是近年来我国人口数据所呈现的严峻现实。
一家医院拍摄的新生婴儿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
年5
月1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公布,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跌至1.3
,已进入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行列。据国家统计局
数据,6
年时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下降了858
万人,2021
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
年来的新低,仅48
万人。辅助生殖进医保,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助推我国的人口增长。“辅助生殖进医保,对于不孕不育的家庭来说,当然是个特别大的好消息,患者能因此减轻负担,生育意愿自然会进一步提升。”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王雪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登记女性的年龄占比中,35岁及以上非最佳育龄妇女的占比正逐年增加。晚婚晚育与不孕不育增加的趋势也高度重合。目前,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18%。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殖医学专家乔杰
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每年因试管婴儿增加的新生儿约有30
万名,这相当于2021
年净增人口(48
万)的60%
。具体到医院就诊情况来看,辅助生殖的患者也较多。“来我这里的患者还是蛮多的,接诊数量的话,一个月平均上千例人次,一年下来一万多人次吧。”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春秀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雪梅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向记者展示了广东省卫健委
2021
年发布的《广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
(2021-2025
)
》,文件中提到,“随着服务需求量的增加,我省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数量逐年上升。全省夫精人工授精治疗周期数由2015
年的17967
个增长到2020
年的22990
个,增长28.0%
;体外受精服务周期数由2015
年的85047
个增长到2020
年的129103
个,增长51.8%
。”严峻的生育形势与政策的日趋关注,让辅助生殖进医保已成大势所趋。“我觉得辅助生殖进医保这件事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实现。”王雪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争议:较高的辅助生殖费用与医保“保基本”原则之辩王雪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目前辅助生殖分为人工授精与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俗称试管婴儿)。“就国内而言,老百姓常说的试管婴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代辅助生殖,并且我们医生和医院开展的辅助生殖也基本都是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我国把它分为一二三代,就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医院开展的是一二代,三代相对少一些。”北京医保局此次的回复,给辅助生殖进医保按下了“暂停键”。对此,一位三甲医院多年从事辅助生殖的医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钱的事儿。”
该医生表示,做辅助生殖的患者基本都是选择试管婴儿,国内目前的试管婴儿一二三代的价格都不便宜,而且价格都差不多,“一二代,一个治疗周期
3万
到4
万元,三代更贵了,比一二代贵一倍多,要七八万元,有些患者在北京做一次三代要10
来万,所以估计费用是此次考虑的重点。”该医生强调,如果结合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相关费用可能就更高。“一个治疗周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妊娠,一二代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
50%
左右。妊娠率和年龄、卵巢功能、身体的健康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据
《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
测算,女性在35
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
个IVF(试管婴儿)
治疗周期成功活产,而女性在35
岁以上时,所需IVF
治疗周期还会明显增多。除了费用昂贵之外,王雪梅认为,可能与辅助生殖这类消费级医疗服务不符合国家医保“保基本”的原则有一定关系。
她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我国人口多,再加上辅助生殖本身的费用也比较昂贵,这样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并且人们可能认为生孩子相比于其他性命攸关的疾病来说没有那么紧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是这次暂停纳入医保的原因。”
2021
年8
月,国家卫健委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指出,当前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医保筹资能力限制,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只能立足于“
保基本”
,不具备将支付范围扩大到治疗不孕不育费用的条件。上述三甲医院多年从事辅助生殖的医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北京按下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暂停键”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相关方案的细节正在敲定之中。“辅助生殖涉及的项目多、治疗流程时间长、患者复诊的次数也多,哪一部分医保可以报,哪一部分不能报,报的话报销多少,这都得一一确认。”
实际上,在生育项目进医保方面,北京此前就有过相关动作。
2021
年9
月,北京市医保局首次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甲类医保支付范畴,主要针对35
岁周岁以上产妇,可通过抽取外周血来检测胎儿的21-
三体、18-
三体和13-
三体是否异常,若异常,则胎儿分别患有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市场:机构预测我国市场规模5年有望实现翻倍增长对于患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之后,究竟能省下多少钱?
对此王雪梅表示,一二代试管婴儿是患者主要的选择,进医保后,一个治疗周期下来,患者大概能省下1万元左右,还需自付大约
广州那家医院代孕做的好2
万元。辅助生殖行业报告的分析也印证了王雪梅的观点。平安证券分析认为,目前我国
IVF
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
万元至4.5
万元(不包括三代),此次如果进入医保,医保覆盖约8000
元至11000
广州有要找代妈的吗元。据华创证券统计,此次被纳入北京医保的项目中,部分检测项目属三代技术范畴,因其有严苛的使用标准和伦理问题,故短时间内不具大面积推广的可能。除此之外,对患者来说,一代技术和二代技术降价幅度在
1
万元左右。与我国庞大的不孕不育群体相比,中国的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却低得惊人。
2018
年,我国这一比率为7%
,而美国同期为30.2%
,我国不到美国的1/4
。在我国,辅助生殖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据平安证劵测算,2020
年至2025
年,国内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从310
亿元增长到688
亿元。事实上,近年来这一行业在国内的确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行业龙头锦欣生殖在招股书中指出:
2017
年,中国大约有4770
万对不孕症夫妇,预计2023
年将增加至约5620
万对。2017
年,约有52.7
万名患者在中国接受辅助生殖服务,预期2023
年将增长至约95.6
万名,复合年增长率达10.4%
。锦欣生殖2021年全年净利润达到3.4亿元 数据来源:Wind
据锦欣生殖财报显示,
2021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8.64
亿元,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为1.56
亿元,同比增长34.07%
,销售毛利率高达42.27%
。而在公司的营收当中,辅助生殖业务占比约七成。据上述三甲医院多年从事辅助生殖的医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前我看到北京要把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消息后,我就在想我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要开始了。”但该医生估计,将来辅助生殖应该会等来纳入医保的那一天。
每日经济新闻
广州中信湘雅供卵试管费用,广州绝经后还能怀孕吗,广州接受供卵条件,广州供卵和普通试管成功率,广州代孕为什么违法,广州那里要代孕妈的,广州女性无卵怎么能怀孕,标签: 广州供卵骗人